| |
大腸直腸常見的檢查
CEA<5ng/ml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968
不能當成篩檢的工具
抽煙、降血糖藥、肝炎、CUC、慢性胰臟炎、肝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也會升高
隨癌症期數的增加,不正常率上升
潛血反應
種類:Hemoocult(人與動物), Guaiac(任何血), Immune
隨癌症期數的增加,陽性率上升
不能當成篩檢的工具
敏感性、特異性、正確性:化學法為72.8%,免疫法為77.8%
下消化道攝影
準備:瀉劑vs. 灌腸
特殊攝影
- 充氣雙重攝影:結腸炎、憩室炎、破裂、腸阻塞
- 巨腸症攝影:
Congenital Megacolon(Hirschsprung’s disease)
排便攝影:直腸脫出、便秘、直腸潰瘍
內視鏡
大腸鏡檢Colonoscopy
於1970引用,分成65,85,170cm三種
準備:灌腸、飲食、藥物Buscopan, Valium,
Dormicium
適應症
- 診斷:補足鋇劑攝影或乙狀結腸鏡檢
- 結腸息肉
CUC追蹤
大腸直腸癌術前評估及術後追蹤
*治療結腸扭結或假性結腸阻塞
相對禁忌症
急性結腸發炎或憩室炎、腸阻塞、重度腸粘黏或大轉角
技術:困難度、Sim’s position、肛診(pre-warning)、KY jelly or Soap
疼痛來自充氣或腸繫膜牽扯
併發症
- 破裂:左邊肩膀疼痛,腹膜炎、由漿膜往黏膜破裂、無症狀
pneumoperitoneum
流血:息肉切除後:resnaring、血管攝影或剖腹術
硬式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Rigid or Fiberoptic
sigmoidoscopy
適應症:評估肛門、直腸癌篩檢、肛門出血、潛血陽性、便秘、腹瀉。
禁忌症:腹膜炎、毒性巨腸症、心肺功能失調、主動脈瘤。
破裂:粘膜往漿膜層進行
肛門鏡檢Anoscopy
大腸直腸癌篩檢服務
高危險群
大腸癌症病患之血親親屬 (100倍)
大腸癌手術三年以上 ( 40倍)
曾患大腸腺性息肉 ( 150倍)
家族性息肉症候群 ( 1500倍)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達五年 (15倍)
乳癌、甲狀腺癌或其它腺癌存活三年以上
家屬中有兩人以上患癌症
大腸鏡檢、潛血反應、直腸鏡檢
就癌症分佈的部位而言,乙狀結腸及直腸癌約佔 50%,與本院的 75%相比有明顯的右移現象。所以在高危險群中篩檢時,只做左側結腸鏡檢或直腸鏡檢是很冒險又不完全的決擇。早期癌症(Dukes'A+B) 佔百分之七十以上,與本院所有早期大腸直腸癌約佔百分之五十比較有明顯差別,應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本計劃篩檢出的癌症發現率約為千分之八,這與臺灣地區估計年發生率約十萬人口有九例相比高出約八十四倍以上。家族性息肉症而言,一般文獻報告均認為發展出癌症的機會幾乎將近百分之百,所以建議以後改為門診強制追蹤。
生理檢查
肛門壓力檢查Anal manometry
肛門擴約肌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
排便攝影Defecography
生理食鹽水失禁測試Saline continence test
結腸通過時間Colon transit time study or
Segmental transit time study
神經傳導時間Nerve latency test
| |
|